202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为新时代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趋势,提出了明确要求。
互联网已然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新载体,是亿万民众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新家园,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全新空间以及汇聚正能量的关键场域。增强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力,成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社会进步态势的必然选择,是回应互联网空间诸多风险挑战、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必要举措,对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充分把握互联网空间的独特特征与内在规律,加快构建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以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做好思想引领与价值涵养,切实将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近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传播方法手段、载体渠道不停地改进革新,传播渠道更加移动化,表达方式更加大众化,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影响着其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
要深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拓展网上理论传播矩阵,利用互联网课堂、理论研讨、专家解读等多种形式,推出一批直面热点、深入浅出的理论产品,全方位、多维度阐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厚植家国情怀。要注重运用分众手段,依据不同群体特点,精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对于青少年群体,可开展网上主题班会、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着重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对于成年人,要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举办网上道德讲堂、线上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家庭观和道德观。
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一支具备扎实深厚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知识、熟悉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高素质专业队伍。
要加大对现有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全方面提高其网络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应涵盖网络技术应用技巧、网络文化特点与发展的新趋势、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等多方面。要积极吸引更加多专业人才加入网上思想道德教育队伍,鼓励高校根据实际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着力培养既懂思想道德教育又精通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待遇和社会地位。要格外的重视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间的交流合作,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开展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必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互联网空间的全方位治理。
要不断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和法规体系,清晰明确网络站点平台、网络运营者、网民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全面规范网络行为。要加强对网络站点平台的监管,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审核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站点平台的日常巡查和监督力度。对于违反法律和法规和道德规范的网络站点平台,要依法严肃处理,全力净化网络环境。要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引导,通过广泛开展网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提高道德素质,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不停地改进革新教育方式,增强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要充分挖掘并利用网络技术在数据收集分析、用户精准画像、需求分析、行为预测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合理应用。借助机器学习、认知网络分析等多模态分析技术精准定位教育对象,运用算法技术深度分析教育对象的数据轨迹,从而精确识别其思想动态和精神诉求。同时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的技术,创设虚拟的道德教育场景,让网民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强大精神力量。要借助网络社会化媒体平台,通过巧妙设置网络议题、有效引导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等途径,依托内容推荐、朋辈协同推荐、关联规则推荐等方式,革新教育内容的供给形态,实现从“粗放供给”到“精准供给”的转变。建立健全相关流量平台的算法模型和传播机制,加强完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技术工具库建设。要鼓励网络作家、漫画家、视频创作者等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创作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网络小说、漫画、短视频等优秀作品。
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形成较为强大教育合力。
人工智能的加速演进,打破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态,形成了职能部门、民间组织、网络博主、普通民众等多方互动新格局。要加强对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制定有关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对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和资源配置,建设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平台和基地。要将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道德观念。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培养小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积极投身于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如举办公益讲座、组织志愿服务等;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热情参加网络文化建设,传播正能量;媒体要充分的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宣传报道优秀的思想道德事迹和经典人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跟进时代发展、借鉴历史经验、观照现实课题,我们要从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出发,深入挖掘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的理论渊源,系统考察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规律,锚定“人”这一互联网空间最根本的因素,科学把握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的关键环节,逐步的提升全民族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