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最重要的包含数据服务、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等,数据服务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硬件设备包括AI芯片、智能传感器、算力中心等,数据资源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加工;技术层包括AI算法和AI开发技术,AI算法包括机器学习、大模型、知识图谱、类脑算法,AI开发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处理技术、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等;应用层包括智慧农业、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机器人、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数字人等。
人工智能产业链形成“基础支撑-技术核心-场景落地”的完整闭环。基础层通过数据、算力和算法框架构建技术底座,技术层突破感知、认知与决策等关键技术瓶颈,应用层则驱动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变革。随着大模型推动技术通用化,AI正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化赋能,其与垂直行业的深层次地融合将催生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更智能的服务体系以及更具包容性的创新生态,成为数字化的经济时代的关键增长引擎。
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较高活力。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云计算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的新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大幅高于全球增速,2024年约为8378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随着AI原生带来的云计算技术革新以及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落地,我国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曲线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1万亿元。
云计算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多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内重点企业最重要的包含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浪潮云等。具体如图所示:
AI芯片作为专门为AI计算设计的集成电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中国AI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一直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206亿元,同比增长41.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增至1530亿元。
中国AI芯片行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主要代表性企业有华为海思、寒武纪、地平线等。具体如图所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市场之一,智能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调研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336.2亿元,2024年约为1470.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
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涌现出一批实力丰沛雄厚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歌尔股份、汇顶科技、韦尔股份、华工科技等。这一些企业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数据标注是指对收集到的、未处理的原始数据或初级数据(包括语音、图片、文本、视频等类型)来加工处理,并转换为机器可识别信息的过程。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正推动数据标注市场规模增加。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数据标注产业调研及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标注市场规模达到约60.8亿元,较上年增长19.69%,2024年约为77.3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数据标注市场规模将达到102.1亿元。
数据标注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国内数据标注行业企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以百度、阿里、京东、腾讯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和以海天瑞声、云测数据、星尘数据、⻰猫数据数据堂等为代表的专业型服务商。在竞争格局方面,百度智能云、海天瑞声、云测数据等大规模的公司和专业机构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资源,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与中国高效率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显示,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为2697亿元,增速26.2%,略低于预期。根本原因为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的表现未完全实现用户需求,且建设成本比较高,较多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AI产业规模将增长至2940亿元。
从产业模态分布情况去看,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产业中,计算机视觉模态(图像识别、图像生成)占比62.1%,语言语音模态(对话式AI、智能语音、NLP文本、知识图谱)占比25.2%,数据模态(机器学习产品)占比12.6%。随着大模型等产业的发展,预计未来语言语音模态类AI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机器学习是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学习产业调研及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机器学习开发平台市场规模达35.1亿元,2024年约为35.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机器学习开发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亿元。
基于AI领域的深度学习模型,AI大模型可处理大规模数据并具有更精准的预测和决策能力,是实现AI商业化的关键,应用前景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AI大模型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为141.34亿元,较上年增长83.92%,2024年约为294.16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495.39亿元。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怎么样使机器“看”的科学,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计算机视觉市场市场规模达101亿元,2024年约为108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元。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整体的蓬勃发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凭借其在文本理解、生成与交互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众多领域迅速渗透。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全球与中国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显示,2024年中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市场规模达308.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将达416.1亿元。
目前,AI相关A股上市公司数众多,营收前五十企业中,广东省分布最多,共15家。北京市和浙江省均为7家,并列第二。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迅速增加的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分析及投资格局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达到约105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逐步推动BAT等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无人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及中国无人驾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达3301亿元,同比增长14.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将逼近4500亿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调查与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按投资价值计,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45.3万亿元。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AI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关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25 美的 AI 科技日”揭晓多款 AI 空调,更有两款新品 7 月见
小米REDMI A系列电视节能版首发1499元起:顶配4K屏、支持直下式背光
妈妈: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儿子:不借,上次借的还没还呢。网友:这么小就知道好借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