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人生院士情_新闻中心_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华体会手机版
2024-06-14 新闻中心

  前不久,从网媒得知,陈国良院士及其专家团近日在遵义。陈院士一行在遵义一是与市委主要领导座谈,积极为遵义推进数字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二是为遵义五中师生作科学家精神的专题宣讲。陈院士是“院士里的名师,名师里的院士”。得知他来遵义,我很激动。因为7年前遇见陈院士时,他已78岁,而今85岁的他在遵义一天有两场活动,足见其身体仍然硬朗。这勾起了此前他来遵义,我有幸陪同一周,并聆听其两场精彩报告的回忆。

  记得在上小学时,老师时常提问我们:“长大了想干什么?”那时,我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当”“当科学家”。我们在县城偶尔会遇见,同时教室里和学校宣传栏中张贴的“雷锋叔叔”画像,就是的形象。但科学家长什么模样?科学家是干什么的?我们并不知道。因为那时,老师天天在勉励我们:“为了祖国统一,为了四个现代化,同学们要时刻准备着,长大了要当,要当科学家。”后来,大学毕业,我有幸走进军营,圆了当的梦。但科学家到底是啥样子,读过一些名人传记,看过一些影视作品,我想象中的科学家,是戴着比啤酒瓶底还要厚的眼镜,特别有智慧的那种人。直到2016年5月,遇见中科院陈国良院士,我才有幸近距离接触了这位中等个子,瘦瘦的身材,没戴眼镜,为人谦和,身体健朗,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的科学家。

  2016年5月20日这天上午,市教育局办公室通知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到遵义市职业技术学院听专家报告。到职院报告厅后,我才得知报告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教授陈国良。陈国良院士报告的题目是《高科技引领下的大数据新视角》。报告主持人是时任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富川。

  陈国良院士作报告前,杜局长带领我们陪同他,参观了学院上海援建机电实训车间、汽车电控实训室、学生事务中心、大数据外包服务中心等实习实训场所,感受了市职院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

  随后,陈国良院士在职院“志功楼”二楼报告厅为全院师生作了专题报告。他针对职院学生的特点,择重讲了专题报告中的“大数据及其应用”部分。陈院士从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入手,阐释了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作用、大数据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医疗和国家安全战略方面的应用。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理念和思维方法,使人们的生活“精确化”,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让职院师生听得津津有味。听报告之初,我还担心,大专层次的学生,难以听懂院士关于大数据方面的高深理论。但报告厅良好的秩序和学术报告结束后,经久不息的掌声打消了我的疑虑。

  过去听报告,多数情况是看见报告人坐着念稿子。而陈国良院士是一直站着,右手拿着激光笔,背对显示屏,面向学生和与会者,一边精彩而又幽默地演讲,一边轻松地点击课件。

  报告结束后,我听见市职院时任党委书记李凌感慨地说:“陈院士一行的到来,为我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既是全院师生零距离感受高深学术的一次机会,更是开启我们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新征程新发展里程碑的一件大事……”

  对大数据知识的学习,我于20世纪90年代在进入遵义市纪委之初,作为、省纪委信息直报点信息专报员,曾在杭州培训中心等地接受过短期培训。后来在不同的培训中,也听过一些关于大数据方面的专题讲座并参观过相关企业,每次参训后,只是初步认识到大数据技术体系庞大且复杂。听了陈院士的报告,特别是他讲的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医疗和国家安全战略方面的应用,让我对计算机网络的万物链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没想到报告结束后,杜局长安排我陪同陈院士到相关县、区(市)考察。我们走的第一站是有“小江南”之称的湄潭县。湄潭因茶叶种植历史悠远长久,茶叶品质优良,品牌众多和种茶面积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被誉为贵州茶都和中国名茶之乡。

  陪同陈院士,我们第一步去了湄潭的“中国茶海”。这是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核心区面积达4.3万亩,是湄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当我们一行人置身茶园内,伴有淡淡茶香的清新空气,最是沁人心脾。登高望远,满眼翠绿尽收眼底,那一行行的茶树随着低矮的丘陵上下起伏,犹如宽阔无垠海面上泛起的阵阵碧浪,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确实是一个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绝佳旅游打卡胜地。从陈院士对茶海的称道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他很开心。只见陈院士在茶园便道里慢慢地走着走着,就突然停下了脚步,并转身问我们一行人:“这里的茶是机采还是人工采摘?打不打农药?如何施肥?”我们就平常自己了解的一些湄潭茶园生产和管理情况一一作了回答。

  听了回答后,陈院士说:“其实我们做科学技术探讨研究,最终是要服务国计民生。”他说他一生虽专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但始终未忘记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他带领团队与安徽农科院、池州农科院合作,对茶的种植工艺进行信息化改进,并进一步将其扩大到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优化灌溉等,效果很好。他们还将这些在试验田里的经验进一步推广到广大农业产业田间,使得农业大丰收。陈院士还说,他带领团队做过包括科学治淮,如淮河泄洪调度、淮河污染排查、淮河水文站数字化、江淮气旋灾害性气象预报等。这些领域虽非他所学专业,但他仍然愿意利用所学的专业相关知识为国计民生服务。他还说他在淮河边上长大,自幼就看到淮河水患给淮河边上的人民带来的灾害,能用所学知识治理淮河,为安徽父老作一些贡献,让他倍感荣幸。他带的团队在湖泊污染治理方面,也协同有关部门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太湖岸边海藻处理、巢湖旁边的环境治理、滇池科学养殖等问题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受到了当地群众和政府的赞扬。听了陈院士如是介绍,改变了我过去因看一些影视作品而形成的,科学家或者是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者是在书斋里挑灯夜战的印象。陈院士把他的科技课题做在山川大地、江河湖泊上和民生情怀里的,这让我对陈院士的敬意油然而生。

  离开湄潭“中国茶海”,陪同陈院士来到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湄潭文庙浙大西迁陈列馆。陈列馆主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以“漫漫西迁路”“遵湄办学史”“竺公风德颂”“求是群芳谱”“今日求是园”“湄杭情意深”等6个展厅,展示了1937年秋,抗战形势逼迫,浙大西迁。760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先后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青岩等地辗转迁徙办学。经过25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浙大师生历尽千辛万苦,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定居,艰苦办学7年的历史。办出了被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赞誉为“东方剑桥”的名校。

  当我们陪同陈院士沿着陈列馆的台阶拾级而上,进入院落时,映入眼帘的殿宇、楼阁连成一体,因坡就势,次第升高,层层迭上的建筑结构,很难让人将其与大学联系起来。但在这里,竺可桢校长宽厚待人,广聚英才,王淦昌、苏步青、卢鹤绂等一大批学界巨子汇集湄潭,潜心科教,在原子物理学、微分几何学、遗传学等多方面取得10余项世界前沿学术成果;联系湄潭工农业生产研究取得20余项显著成果,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其后,遵湄教学师生中52人成为中国“两院”院士。

  陈院士站在陈列馆的“竺可桢起居及办公室”和“苏步青教授一家”为主题的仿造场景,久久没有离去。看见陈院士认认真真地盯着竺校长在美期间发表的论文列表图片,我不知他是否在想,今天的教授们,似乎都在争着抢着在《科学》杂志上发文章,而当年的竺校长3年内连发12篇,这着实有些不可思议。我小声向解说员了解此《科学》是不是就是今天的《Science》?解说员笑而不答。“不能因为‘Science’译作‘科学’就简单的划上等号或不等号,最好下来查查资料。”陈院士的一句话化解了解说员的尴尬。有了陈院士的提醒,后来我认真下功夫查资料得知,《Science》杂志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简称: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Science》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周刊,全年共51期,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我还从网上了解到,1915年,中国留美学生创立了中国科学社,竺可桢成为该社的第一批社员和《科学》杂志的早期编辑,他为该杂志撰写了第一批科普文章,成为“五四运动”前积极向民众传播科学知识的先驱人物之一。在此可知此《科学》虽非彼《Science》,但我们仍就可以看到这却是真正的科学。从其开拓意义来看,这本《科学》并不亚于今天被人们极为推崇的《Science》,前者可视为中国学者在美国创办的中国科学符号,因为今天的科学家做科普并不多。

  跟随解说员的讲解,在“遵湄办学史”展厅,解说员指着我国核武器研究试验工作的开拓者王淦昌院士的照片介绍,在颠沛流离的逃难中王淦昌患上了肺结核,妻子吴月琴听说羊奶能治肺结核,便买来3只奶羊。王淦昌不忍妻子每日辛劳,每逢上课,他便一手夹讲义包一手牵羊。当解说员说到王淦昌因此被学生们称为“牧羊教授”时,我看见陈院士表情凝重,眼眶里有泪光闪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这些特殊的群体,在选择“舍身取义”和“以身许国”。浙大校舍分散且简陋,生活也极为困难,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科学家、教授有了较为安定的科研环境,数千学子也得到了良好的培育与熏陶。当时,在遵义、湄潭两地生活学习的学生约有4000人,毕业于此的有1850多人。据统计,1989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浙大师生有67人,其中80%在浙大西迁时到过遵义、湄潭。竺可桢、苏步青、陈建功、贝时璋、谈家桢、李政道、程开甲等50多位“两院”院士、学界泰斗都在遵义、湄潭留下了足迹。“抗日烽火遍九州忆青衿负笈千里来此山明水秀地,报国壮志在四海看红松拔地万株尽为社会栋梁材”,陈列馆大成门后檐柱这副对联,概括了浙大在此办学的经历。

  从陈列馆出来后,陈院士说,“求是”精神不只是浙大精神、科学精神,也是牺牲精神和奋斗精神,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陈院士的观后感,让我们一行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其后沿着红军长征路,我继续陪同陈院士,前往仁怀、习水、赤水。在与陈院士的边走边聊中,我一路受教。在仁怀茅台镇,我们除了参观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碑和红军三渡赤水茅台渡口外,顺道参观了那里的中国酒文化城及茅台酒厂包装车间。同行中有人说,参观茅台酒厂,过去特殊客人可到车间品一下茅酒。听见此言,陈院士立即表明态度说,我们是普通参观者,我不抽烟也不喝酒。有15年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的我,耳闻目睹陈院士这极强自律意识的言行,让我对他更为敬重。其后到赤水市一中,在主持陈国良“院士人生”的精彩报告会中,陈院士艰难的求学经历、传奇的人生历练,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献身教育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

  1938年6月,陈国良出生于安徽颍上县陈桥镇李庄村一个贫寒农家。童年,割草放牛,打杂农活他都干过。他还给我讲了一件他童年时,遇见的让人想起来后怕的事。有一天,他跟随家长去赶集,回家的路上,他与另一位小朋友躲在家长后面玩“藏猫猫”游戏,幸运地躲过了土匪针对小孩的绑架。这件事吓坏了他的家人,其后,举家搬迁到了一个相对安全而又离学校较近的地方。1946年陈院士初入小学,正值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他可读私塾,也可上“洋学堂”,受外公影响,他选择了后者,接受白话文教育。在颍上县陈桥镇李庄的乡村小学,他遇到了启蒙老师陈钟汉,这位老师对他的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一年他初入小学,成绩不错,得到人生第一个奖品——一只可爱的“小皮球”。

  新中国成立后,县里很看重小学教学质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乡镇各小学统一会考,他曾代表陈大圩小学(后改名李庄小学)参加会考,一举夺魁。当时,陈大圩小学是民办小学,老师是义务从教,没有工资和住宿,但老师们既有爱心又有学问。陈院士说他一生爱好诗词就是得益于陈钟汉老师,他非常喜爱科学是得益于王保国老师。

  小学毕业后,陈国良考入颍上联中。父亲每次都推着小车,装上两袋小麦替他交伙食费。但到了每个月最后一周,他往往因没有伙食费被“止伙”,只好回家带点炒面度日。当时,学校旁边有一位老大娘卖稀饭,非常便宜,两到三分钱一碗,他常带上炒面跟她换稀饭。时间久了,老大娘便问他为何不去学校食堂吃饭,他说家里穷交不起伙食费,这位老大娘很同情他,常免费给他稀饭。陈国良说到这位老大娘时,眼里噙着感激的泪水。他说这位大娘的善举,既让他度过了难关,也教育了他为人要多做善事,多帮助他人。陈院士还说当时条件不好,他上学没有零花钱,也没有球鞋、校服。从陈桥到县城50里路,来回他都是步行,后来在凤台上高中也没有坐过车……

  在谈到高考和如何走上科研道路时,陈院士说,他初中上了两年半就提前毕业,毕业后就下决心考师范类学校。但恰恰是他毕业那年,他所在的地区决定再创办一所新高中。当年,统考中允许学校优先挑选考生,就这样,他被凤台高中录取。1956年,高中毕业时,他喜欢上了儿童文学,要坚持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就在此时,他的班主任找他谈话,建议他学工程技术,将来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老师为了让他下定决心报考大学理工科,还开他的玩笑说:“搞儿童文学,你将来说不定讨老婆都难。”他听从了老师要“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的建议,是年陈国良考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并于同年随校迁至西安,最终在西安交大完成了学业。

  林语堂曾说,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这话可以在陈国良院士后来的人生历练中,得到印证。1958年秋天,交大学生被安排到西安阎良帮助农民秋收。当时,陈院士在学校学习成绩一般,表现也不起眼,可到了农村,他诚实劳动,精通各种农活,被同学们称为“生产大队长”。回校后,全校表扬10位优秀生,陈院士位列榜首。他因为农活干得好,被调配去学计算机,从过去学的“强电”,改学了“弱电”。期间,陈院士参与了中国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及晶体管计算机自主设计和制造的早期工作,走上了科研路。

  1961年7月,陈院士从西安交大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后直接到北京复兴路炮兵司令部入职。在北京过完国庆,他到参加新入伍大学生集训。集训完成后,又被分配到的部队研究所工作,不到半年他被派去驻中山大学当军代表,两年后回到本部,随即到福建前线福州军区当兵。陈院士告诉我,在前线他们的任务是观测和计算火炮弹道及射程,每天要反复地上山下山观察测量往返无数次,他咬牙坚持了下来。1965年,13万部队科研人员集体转业到地方。他脱下军装,穿上工装,在太原的工厂开始了8年的工人生活。这8年,陈院士真切地体会到了讲求实际,细致认真,一丝不苟,不得半点儿马虎的工匠精神。

  1973年,陈院士从太原的工厂调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恰逢迁校至合肥。陈院士想到合肥离老家近,正好实现人生“落叶归根”的愿望,陈院士在中国科技大学一干就是36年。陈院士说他很热爱教学,即使兼任系主任等行政职务,他也从未间断过给学生上课。他认为当老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作为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们学会“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他还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深造,但更是要求他的学生有了真本领,必须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中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发端于1958年,同年学校在北京创建时成立的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一批计算机专业之一。中国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首任系主任是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华罗庚学部委员。华罗庚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计算机学科的奠基人和创始人,早在1952年他就在数学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开展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中国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与计算技术系计算机专业首任主任是我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夏培肃院士。1982年5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年来,陈院士传承了中科大前辈们不停地改进革新的拼搏精神,围绕着并行算法的教学与研究,逐渐形成了“算法理论—算法设计—算法实现—算法应用”一套完整的并行算法学科体系,并提出了“并行机结构—并行算法—并行编程”一体化的并行计算研究方法,于1995年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并先后研制了基于国产CPU的KD和SD系列普及型高性能计算机。并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2年和201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基于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单核、4核和8核KD-50、KD-60和KD-90的万亿次系列高性能计算机,为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以及普适高性能计算提供了基础设施。

  陈院士在报告中还说,早年他所学外语是俄语,在42岁后才自学英语。后来在中科大1980年出国英语考试中,他竟然考了第二名,从而成为首批出国访问学者。1981年1月,陈院士远赴美国普渡大学电气工程系担任访问学者,学习并行算法。1983年2月,同一批出国的四五个同学,不约而同地乘坐同一班航班飞回祖国。他们遵守诺言,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按时归来。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归国后,陈院士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数值并行算法的研究,推动了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发展。陈院士率先在国内出版了《并行算法丛书》《并行计算丛书》等。在担任中科大计算机系主任的13年中,陈院士一再“谦让”,主动把机会留给年长教师,直到51岁才获聘教授,2003年,时年65岁的他才增补为中科院院士。同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评选和表彰了100位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陈院士获此殊荣。

  陈院士从“二十四字人生路,工农兵学商践行”这一主线,在赤水一中,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亦工亦农,亦文亦武,亦强亦弱,亦硬亦软,亦虚亦实,亦东亦西”24字的精彩传奇人生,和他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历程。在报告中,陈院士指出,艰苦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磨练人的意志,有利于人的成长;多彩的人生经历,有助于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宽广的知识面,能跟上学科发展;厚积薄发,有助于成为有文化素养的高层次人才。他勉励同学们要培养工农感情,自觉服务人民;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锻炼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文化素养的高层次人才。他还特别强调“多听、多看、少说、少管”8字自律箴言。他鼓励同学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拥有着与过去不能够比拟的优越条件,更应该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勇敢追梦,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赤水一中,曾是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西迁”贵州最后的办学地,陈国良院士在此作院士人生献身祖国的报告,有着特别的意义。

  赤水河畔,经久不息的掌声,是赤水一中师生对陈国良院士人生精彩报告的礼赞。陈院士作为并行计算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在科学领域和教育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宣讲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他鼓励在座师生要不断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以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身怀爱国之心、砥砺爱国之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志存高远,报效祖国,将来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自身力量。陈国良院士的报告,虽然是面向赤水一中师生作的,但在报告会现场,我同样的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他身上,我们领略了科学家精神的真谛。

  当年,陪同陈院士一同来遵义的,还有深圳大学的彭小刚博士(现系深圳大学副教授,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国际化入库专家,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地方级领军人物)。我从彭小刚博士那里及相关平台网上发布资料得知,陈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他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基金等10多项科研项目,取得多项被国内外广泛引用、达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著作和教材”一等奖、“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半个世纪以来,陈院士除长年坚持给本科学生授课外,还带出了96位硕士研究生、112名博士研究生,曾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

  陈院士在科大授课期间,就曾提出两个“不断线”:数学不断线、实验不断线。科大本科以前是五年制,所有在校学生前三年都必修公共数学。陈院士坚持科大学生后两年需要继续学习数学,提出要补上计算机数学。学了高等数学之后,还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做到数学“不断线”,陈院士还从美国把英文版的教材拿回来亲自给同学们教授。实验教学是工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且教师用语言又不易描述的内容实施实验教学,实现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院士提出,学生在科大五年的学习过程中,实验要不断做,从电子线路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接口到计算机系统结构,都要设置有实验课,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数学不断线、实验不断线”使得科大学生的学习非常紧张。教授们的严格要求,期盼的是同学们功夫到家。压力与紧张的淬炼,也为科大的精英教育攒下了许多良好声誉。2009年,陈国良教授在中科大任教已满36年。这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2009年评出的全国高校30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单。中科大有两个教学团队荣获此项殊荣,其中之一就是陈国良领衔的并行计算相关课程教学团队。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由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云霁、陈天石兄弟研发的“寒武纪1A”深度神经元网络处理器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这对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兄弟”,当年正是陈国良的学生。2018年5月,33岁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寒武纪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天石,携手其博士生导师陈国良院士,在上海共同发布最新一代云端人工智能芯片CambriconMLU100。这一面向AI领域的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与服务器提供的核心芯片,可支持各类深度学习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充分满足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经典数据挖掘等领域复杂场景下的云端智能处理需求。

  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是陈国良的安徽同乡,在他的力邀之下,2008年,为支援鹏城计算机学科建设,年逾70岁的陈国良离开家乡,着手创建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出任创院院长。他调入深圳大学后,继其在中国科大工作后期,他与其学生共同利用国产龙芯芯片研制了KD-50/KD-60等,继续利用国产芯片研制了KD-90/SD-30以及普适型高性能计算机等。在他的带领下,深大计算机学院积极引进人才,促进科研平台建设,经过8年努力,计算机学院在每年学校总评中均名列前茅。2017年又成功申报成立“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深圳大学乃至深圳市高校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从2009年至2019年,10年间,深大计算机学科成长壮大,在最近的全国权威排名中已达到全国前30多名。其后,陈院士调入南京邮电大学,他和所在团队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曙光公司共同研制“天文大数据一体机”,为我国悟空号回收信息做综合处理,受到多方好评。

  陈院士在深耕科学研究和大学教学的同时,还极为重视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和计算机科普推广。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期间,他与唐策善老师联合合肥教育学院一起组织了中小学计算机编程竞赛,从计算机游戏和计算机动画宣传片着手展开,其中的讲解画面都是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的。此项工作得到了当年中科大朱清时校长的全力支持。不仅如此,他还带队前往合肥周边的中小学进行计算机普及宣传,所到之处,张灯结彩,整队在村前欢迎,场面十分动人。计算机编程竞赛现已扩大到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编程竞赛”的规模,参赛人员之多,范围之广,在同类的计算机竞赛中可谓之首。

  在深圳大学时,他积极做出响应深圳科协的号召,几乎走遍了深圳市的所有中小学,举行所谓“大手捧小手”活动。孩子们围绕着陈院士,给他戴上红领巾,游览校园。之后,此项活动范围从中小学扩大到深圳全体市民,在深圳市民大讲堂举行的计算机科普讲座多达上万人,听众中还有小孩、老人。

  为了在全国推广普及“高性能并行计算”,陈院士和他的工作团队在边远地区和内地举办了“全国高校青年教授培训班”,此项工作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下进行,首先从云南、贵州开始,后经太原、无锡等地。当然,这些工作都是面对高校的,为了配合教学工作的需要,陈院士和他的工作团队还编写了“简明教材”并搭建了相应的教学实验室方案。这些工作对当年普及“并行计算”课程教学都是十分必要的。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教学名师很多都是从陈院士和他的工作团队这个培训班中走出去的,因此,这个培训班也被称为高性能并行计算的“黄埔军校”。除了在内地创办“并行计算”课程外,当年他们还应邀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进行专题讲座。

  进入21世纪之后,由陈国良任主任委员的国家教指委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2)确立了以计算机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鉴于陈院士在并行计算的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和教育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2020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授予他最高荣誉奖——“终身成就奖”。2023年5月,澳门理工大学在举行2022—2023学年毕业典礼上,向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其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为社会和教育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为中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第一人,如今陈院士仍在推动开展大数据计算基础理论研究,助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他认为高性能计算是信息领域的前沿高新技术,在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尖端武器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而普通百姓刷卡购物、打电话、听天气预报、出门坐车之时,已经在享受高性能计算为衣食住行带来的准确便捷。同时,高性能计算也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的基础推动力之一,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华彩乐章。

  2016年5月25日,陈院士从赤水前往重庆乘机回深圳。在此前的夜晚,我在广东上大学的儿子与我通电话,问我最近忙什么。我把近日陪同陈院士一路接受教育的收获与儿子作了分享。儿子在通话结束前,说了一句:“好羡慕你哟,原来这几天你在‘追星’。”儿子“追星”一说,提醒我拿出了一个带在身边备用的笔记本,敲开了陈院士入住的宾馆房门,请陈院士为我的儿子写上几句话,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陈院士没有推辞,只见他慢慢地打开笔记本和贴身携带的钢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郑宽小朋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最后签名并写上了日期。没想到陈院士的签名留言,让我家“小朋友”受到极大鼓励。他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攻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读),并爱上了科学。

  陈院士回深圳5天后,又飞北京,参加了当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年,他通过短信,向我分享了他参会的喜悦心情……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是要我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想,这一名言对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人生目标和意义,想明白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今,已年过八旬的计算先锋陈国良院士,还始终保留着农民本色,始终坚守着工匠精神,从始至终保持着军人优良作风,始终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厚德树人,爱生如子;他孜孜以求,不遗余力地推动开展大数据计算基础理论研究,助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就是燃烧的火炬,他就是我们崇拜的明星。

  郑启彦(笔名辛华)男,生于遵义市播州区乌江河畔,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教体局原一级调研员。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创作出版和主编有《遵义市军事志》(主编、总撰),《务川自治县纪检监察志》(主编),《清风颂》(主编、诗歌散文征文集),《在红色的土地上》(主编、报告文学集),《大眼睛》(专著、报告文学集)等9部。

CONTACT US
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