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胜信息4月7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4月3日接受3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基金公司、海外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自上市以来,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3.74%,连续八年营收净利双增长。截止2024年底,公司累计现金分红7亿元、股份注销2亿元,实现股东总回报率(TSR)26.66%、净资产收益率(ROE)20.39%的双提升。同时,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20元,同比增长21%。 在经营质量方面,2024年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入4.74亿,提升13.52%,占到净利润的75%。 在研发创新方面,公司围绕“物联网+芯片+人工智能”,每年投入超8%的营收用于研发。通过加持AI创新技术,2024年成功推出近50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新品营收入达13.38亿元,占总营收49%。在新产品收入中有30%是AI相关这类的产品。 威胜信息在2024年的第一大单品更迭为通信芯片产品,芯片与模块共实现盈利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8%。新一代双模通信芯片通过国网和南网两大电网检测认证,自研通信芯片覆盖全球70%以上国家电力AMI通信方案。公司与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同研发内嵌NPU及AI算法的新型SoC芯片。 2024年威胜信息入选上证380指数、科创板100指数。同时还入选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布局科创板人工智能龙头,覆盖AI产业链上游算力芯片、中游大模型云计算、下游机器人等各类创新应用。 全球化战略落地也实现海外国家多点突破,成为2024年威胜信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4.21亿元,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同比增长85.4%。公司热情参加国际客户交流与合作,积极地推进海外建点布局,已设立10余家境外子公司以及销售代表处,沙特、印尼等海外工厂正在产能建设中。预期未来有更多的满足海外需求的创新应用解决方案落地生根更多的国家和境外客户。 公司当前海外市场业务布局于西北非,中东,南非,东南亚等国家,通过与这些地区的紧密合作,实现业务的拓展与深耕。 威胜信息在践行ESG理念、回报股东等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入选上证科创板ESG指数并获万得、华证ESG“A”级评级认可。上市五年以来,含回购注销累计分红9亿元,达IPO募资净额的1.48倍。同时,公司在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提到,拟定未来五年40%的基准分红率。25年1月再次发出回购计划1-1.5亿元,彰显公司信心。 三、投资者问答
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机会,电源结构向可再生新能源转变,电网形态从传统单向潮流电网转向复杂分布式混合电网,电网调度也从人工管理转向实时在线管理。这些变化对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公司的技术和产品适时应对这一格局,推出透明配网、新能源接入、负荷管理以及有序用电解决方案,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预计将首次超过6500亿元,将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南方电网将围绕数字电网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且投资重点聚焦于配电网与新能源发展领域,这为威胜信息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威胜信息在配电网、新能源发展等领域已提前布局,并已形成批量应用。在配电网领域,威胜信息的输电线、透明台区解决方案,已在多个省份批量应用;在新能源领域,威胜信息新能源有序接入方案、有序充电解决方案等,在多省完成试点与验收,在湖南、辽宁、河南等省牵头推进有关标准制定并实现规划推广应用。国南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对配网、新能源的投资倾斜将为我们大家带来大量增长机会,进一步促进威胜信息在该领域的产品应用,助力整体实力提升。
问:怎么样看待新能源入市政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有哪些产品和方向有望受益该政策、能够在未来2-3年持续放量?
答:新能源入市政策将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这与威胜信息的发展的策略高度契合。一方面,政策引导下新能源装机量迅速增加,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能力提出更加高的要求。威胜信息作为能源物联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凭借在通信芯片、智能终端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打造分布式光伏并网解决方案,能够助力电网提升对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实现新能源电力的高效接入与稳定运行,从而迎来更多业务拓展机会。另一方面,政策鼓励能源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打造的“物联网+芯片+人工智能”核心竞争力,正好满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对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为公司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
答:威胜信息在AI领域积极布局,已取得诸多成果,在应用技术与业务场景方面亮点突出,商业化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1)自有AI应用技术智能算法与模型:公司深入研究负荷预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通过对海量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构建精准预测模型。这些模型能够为电网调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合理的安排发电计划,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例如,在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利用该技术光伏发电量,使电网提前做好接纳和调配准备。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公司实现对环境和设备状态的智能监测。在电网设施运维场景中,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运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技术,实时监控电网设施的运作时的状态,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故障、异常行为等情况,如识别电力设备的过热、破损、放电等问题,实现设备的及时维护,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AI和大数据的台区拓扑识别技术:研究利用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台区拓扑结构可以进行精准识别,提升台区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通过一系列分析台区内电力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用电数据等信息,准确掌握台区内电力传输路径和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优化电网运行效率,为电力故障排查和电力资源分配提供有力支持。有源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识别和保护技术:针对有源配电网的特点,研发出接地故障智能识别和保护技术。当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位置和类型,并及时采取保护的方法,如切断故障线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作,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和范围。(2)业务场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所有的环节均有AI技术的应用。在发电侧,通过对新能源发电设备的运行数据来进行分析,运用AI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运维和发电效率优化;在输电环节,利用AI技术对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巡检,及时发现线路故障和安全隐患;在配电侧,通过智能拓扑识别和接地故障保护等AI技术,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在用电侧,运用负荷预测技术,实现对用户用电需求的精准预测,帮助电网企业合理安排电力供应。数智城市领域:研发了AI边缘计算网关和智慧安防管理平台。AI边缘计算网关能够在靠近数据源的边缘侧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减少数据传输量和延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为城市中的各类智能设备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支持;智慧安防管理平台利用AI技术对城市中的安防数据做多元化的分析,实现对城市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如人员入侵检测、火灾预警等,明显提升城市安全管理能力。
答:2024年,威胜信息通过组织国际化、思想国际化和战略国际化,海外业务持续取得突破,实现境外业务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85.4%。境外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度的10%,提升到15.38%,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公司已设立境外子公司以及销售代表处10余家,沙特、印尼工厂已在建设中,2025年将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同时,在中东、印尼、埃及等已投入市场的重点地区,将投放最新的智能配网产品。同时,威胜信息会加强对南南国家的产品推广,利用AMI2.0和1.0融合的机会提升竞争力。公司当前海外市场业务布局于西北非,中东,南非,东南亚等国家,通过与这些地区的紧密合作,实现业务的拓展与深耕。在国际业务版图构建过程中,基于自身战略规划与市场定位,聚焦优势区域集中力量发展。
问:公司海外重点面向的AMI2.0有哪些特点及发展机遇,以及从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来看,公司有哪些具体措施精准把握这些市场机遇
答:AMI2.0是指新一代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ingInfrastructure 2.0)。它是在AMI1.0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旨在解决早期AMI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多的应用场景AMI2.0主要特征: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先进的网络连接、增强型安全性、高效的电池、改进的客户参与、分布式智能、支持分布式能源资源(DER)等。AMI 2.0的发展前途包括提高电网可靠性、促进电网去碳化、提升客户体验、推动能源市场创新、促进数字化电网建设等。国际市场AMI2.0与中国新型电力系统遥相呼应,需求相似。面对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一直增长以及AMI 2.0的发展的新趋势,公司在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上已经做出了积极响应,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精准把握市场机遇,确保海外业务的稳健高效发展:1、加大研发投入,快速迭代产品与解决方案,引导AMI 2.0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在智能电网、智慧水务和能源管理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迭代,特别是在AMI 2.0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持续优化现有的AMI产品并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使其更加智能化、模块化和适应未来的电力和水务需求。通过加速技术的升级和产品创新,我们力争成为AMI 2.0发展的先锋。2、市场与产品联动,尽可能多找到AMI 2.0的试验田,打造标准化程度高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在多个新兴市场中积极寻找AMI 2.0的试验田,推动标准化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通过在不一样的地区的试点项目,我们也可以收集宝贵的数据反馈,逐渐完备产品功能和适应性。借助这些试点项目,打造可在全世界内大范围的应用的标准化AMI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竞争力。3、在多个市场快速复制,扩大战果:一旦我们在某一市场实现了AMI 2.0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我们将迅速复制这一经验到别的市场,扩大成果。
问:看过往通讯模块2-3年就开始有新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目前双模更换和迭代过程中,会不会再出现新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带来新的机会?
答: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推进,智能低压配电网建设、新能源接入与消纳、充电桩控制等新的需求出现,对电力物联网本地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速率、更低延时、更强稳定性的需求,本地通信也将继续向前演进,在未来可能出现更高速/更低时延双模,甚至多模通信产品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