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一段文字、上传一张图片,便可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任意转换;机器狗在展区内撒欢打滚,人形也更像“人”了,挥舞着机械臂,十指灵活地完成各项工作,甚至还能后空翻;此外,AI+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下简称“WAIC 2024”)在上海召开。这也是第七届WAIC。作为国内最顶级的AI盛会之一,WAIC往往“大佬云集”“量大管饱”。据悉,今年大会的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 、亮点展品数、首发新品数均达历史最高。
在WAIC上,企业的动态常预示着行业的整体风向标。在这一届展览中,不少展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次大会展出的技术更聚焦于具体场景的落地。
2018年,在第一届WAIC上,马云说“我们对这场技术革命有期待、有担心、有希望,也有困难。”六年之后,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没有应用,基础模型将一文不值。”
如今马云已“退隐”,WAIC常客马斯克缺席了今年的大会,WAIC也走进第七个年头。AI从生僻词变成了热搜词,从遥不可及变得触手可及;2024,AI走出了百模大战,迎来新物种诞生的新纪元,一轮更大的变革正在来临。
7月4日中午,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对外开场前,会场周围早已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据了解,WAIC 2024大会展览面积超5.2万平方米,包括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同时聚焦大模型、算力、、无人驾驶等领域。共有500余家企业参展,展品数量已超1500项。
除展览外,今年大会还包含了1场开幕式和全员会议,全球治理、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前沿3场主论坛,以及若干场行业论坛,涵盖AI伦理治理、大模型、数据、算力、具身智能、新型工业化、无人驾驶、投融资、与人才等议题。
过去一年,生成式AI加速进化和成熟,展现在WAIC 2024的是,AI及其相关应用百花齐放,也变得更有趣和接地气了。
例如,在阿里巴巴展区,通义APP展示了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场景中的AI助手能力。参观者能体验“定制个性化声音”、观看“动态版韩熙载夜宴图”、创作“涂鸦作画个性扇子”以及体验“亚运AIGC明信片”等打卡互动展项。
商汤科技则展示了可控人物视频生成大模型Vimi,基于“日日新”大模型,只通过一张人物照片,就能生成一段1分钟左右的人物视频,并支持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元素的驱动方式。
去年,有30余个大模型在WAIC展览上登场。第四范式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之前主办方告诉他们今年预计要展览100个大模型。
展出的是多个行业大模型落地案例,包括智能整车大模型、慢病管理大模型、智慧水利大模型等。上述相关负责人称,以上均为的大模型在今年最新的落地应用。
而在展区内,她被咨询较多的问题是关于大模型如何落地应用。“今年是大模型的应用之年。此前围绕大模型的讨论可能更多关于技术、参数,以及偏娱乐化的应用,但AI大模型技术如何在产业方面产生价值?这是企业客户特别关心的。在这次WAIC 2024开展之前,我们就已经接到非常多企业团队交流的需求。”该负责人表示。
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亮相,引来不少人围观。据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把对于汽车的训练应用到了机器人身上,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利用海量数据持续训练,使机器人慢慢的变成熟。从灵活度来看,机器人全身拥有28个自由度,手部拥有11个自由度,能够清晰识别周围物体并完成敏捷运动。
此外,宇树科技展示了国内首款实现奔跑功能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H1,傅利叶、达闼、云深处科技等企业也将带来超20款智能机器人。
“以前我觉得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没想到今年能受到这么大的关注。”乐聚机器人苏州总经理王松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火热颇感惊讶。
据他观察,目前大会参观者们对人形机器人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几个维度:一是人形机器人本体,如运控、结构,包括整机的性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二是人形机器人的具体操作能力,包括跟大模型结合做任务规划的进展如何;第三是面向实际工业任务场景,人形机器人能够做些什么。这是大家目前热切讨论的问题。
“现在大模型更多聚焦在自然语言对话上,我们大家都希望大模型未来能够跟具身机器人的数据来进行结合。例如,之前我们和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做了很好的打通,利用它的多模态能力去做具身任务的规划等。”王松表示。
推动AI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让AI健康发展,是WAIC 2024的一大前提。
WAIC 2024被冠以的全名是“世界大会暨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主题是“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这也是WAIC首次将AI治理提高到如此地步。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开幕式和高级别会议全员会议外,WAIC 2024共有一个治理主论坛,5个关于治理的分论坛。
在高级别会议全员会议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提到了AI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出现技术“幻觉”、数据安全、算法歧视、能源环境等问题。
薛澜指出,中国在过去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治理体系,在底层产业应用、算法、算力、数据等方面均有一系列治理规则。例如2019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风险不是一个国家的风险,而是全球的风险。薛澜希望能够通过加强政府之间多双边对话机制,以科学共同体力量助力国际治理机制全面完善。
上海AI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则认为,AI发展是失衡的,AI模型安全的提升还远远落后于性能。
这背后的原因是两者投入上的巨大差异。从人才密集度、商业驱动力、算力的投入度等方面对比来看,安全度投入远远落后于AI投入,目前世界上只有1%对齐或者安全优先考量。因此,周伯文提出了探索人工智能45度平衡率的技术主张,既能AI安全优先、又能保证AI能力长期发展。
“AI是一个新物种,这个物种比我们人类要强大很多倍。我们是不是确定能跟它共存?如果我们无动于衷,那么我们就会被AI消灭,这是毫无疑问的。”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的疑问,也许会在以后多年,拷问着与AI共存的人类。
“我们对这场技术革命有期待、有担心、有希望,也有困难。”彼时尚未“淡出江湖”、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在大会上发表演讲。
第二年,马云和特斯拉CEO马斯克的“双马对话”名场面,更是赚足了噱头和眼球。
彼时,AI对于公众而言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科学概念。马斯克以幽默的方式解释AI为“爱”(中文发音),而马云则戏称其为“智能”,引发全场大笑。2019年WAIC上的现场观众数量也是过去几届之最。
时过境迁,人们不在执着于AI是什么。不过,过去的声音穿越时空,仍能听到些许回响。
李彦宏的演讲仍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在首届WAIC上,他说未来没有一点一家公司会宣称自己和AI没关系,不够AI的企业,注定会被新的企业所取代。在2024年,同样的大会上,他说没有应用,光有基础模型,不管是开源还是闭源都一文不值。
6年前,已逝的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曾表示AI这个行业,需要跟各行各业结合,才能向前发展。7月4日,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接力,他谈到,AI还没有到超级时刻,因为它没有真正地走进到一个行业的垂直应用当中引起广泛的变化,支撑起超级时刻的,是应用。
“应用”是今年大咖们口中的高频词。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中国的AI发展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的创新,并且要敢于开放行业场景,让AI在行业应用上领先。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认为,在大模型时代,智能体是新的应用范式,蚂蚁也在探索智能服务新可能。“我们始终相信,通过专业智能体的深度连接,Al会像互联网一样,带来服务的代际升级。”
WAIC的常客,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今年这样解释AI在企业端应用的发展和变化:“在一开始,小企业会觉得AI是革命的工具,大企业一定会觉得AI是工具的革命。当大企业意识AI可当作革命的工具时,一轮大的变革将会到来。”
沿着AI发展的脉络,2018年、2019年,WAIC希望解答“AI是什么”;2020年,在“云端峰会”上,AI应用已开始被热议;2021年AI赋能数字化转型、数字城市受到关注;2022年元宇宙、2023年大模型等红极一时的话题都轮番成为了WAIC的主角……到今天,BATM的“掌门人”们已罕见再如第一届大会般齐聚一堂。不过AI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今年还将诞生哪些“名场面”?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