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孩子对于数理化的学习存在困难,家长为此颇为头疼。寒假期间,刚好能试试在“娱乐”中让他们去接触科学、技术,了解究竟是什么在推动这世界的改变,从而自发地想要去学习、了解、探究。
在开拓视野的同时,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建立主动学习理科的兴趣,种下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当时我同桌经常说:数学这东西,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140分就真的没办法了。
毕业后以为终于解脱了,没想到又要开始给娃做数学启蒙……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孩子像我们一样提到数学就恐惧,从小培养兴趣就显得很关键。
在央视《被数学选中的人》这部纪录片中,就用孩子也能听懂的方式讲述了关于数学的很多底层问题:
“数学是人们未解决日常实际问题,而自发创造出来的工具,如何分配物资,如何记录收支等等,都需要数学的帮助。”
比如3600年前的古本上记录了80多个数学问题和解答,很多都是和分面包有关的,其中有一道题是如何让10个人平分9片面包。
比如冬天的雪花是很完美的六边形或者六边形的衍生物,它们都是由相似的结构组成,数学上叫分型。
再比如向日葵结种时的螺线、松果的螺线、花瓣的生长、树枝的生长等等,都表现出斐波那契数列这种特殊的模式。
纪录片中还讲述了欧拉、伽罗瓦、拉马努金这些数学家的故事,还有《九章算术》《几何原本》等古典数学著作。
以及数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很能引发孩子的思考和对数学的兴趣。
对了,还有关于如何学好数学的秘诀哦,建议陪孩子一起观看,大人和孩子都会受益匪浅。
看完《被数学选中的人》后,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被点燃,这样一个时间段可以趁热打铁来看《概率知多少》。
推荐这部纪录片的最大原因,是它真的很有趣!里面的每一个案例记下来,都能在小伙伴面前秀一波。
以及一张纸如果对折50次的厚度是1亿5000万公里,相当于人类从地上到太阳的距离……这种不可思议的上涨的速度,就叫做“指数增长”,是一种很实用的数学方法。
那可能要数美国维吉尼亚的公园巡逻员罗伊,在美国被闪电击中一次的概率是25万分之一,被闪电击中6次的概率就已达到2.4兆兆分之一了。
《概率知多少》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有趣的问题和解答实验中,让孩子感受到概率的奥秘和乐趣~
注意,由于是2005年的片子,所以画质可能没那么好,不过内容绝对值得一看!
《我的牛顿教练》是央视制作的物理科普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1,很适合给孩子做物理启蒙。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不管是多么简单或者复杂的运动,其背后都是由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决定的。
还有足球、棒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网球、弹球……哪种球的速度最快以及飞出去的力度有多大。
这部纪录片让孩子可以一边了解体育运动,一边学习物理原理,一举两得,轻松有趣,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上!
而在BBC的这部《电的故事》中,这些名字将变成一个个真实的人物,让我们领略到这些电学先驱们的传奇。
证实了电磁波存在的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他的名字也成为了频率的单位名称。
片中内容通俗易懂,并且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家们的电学小故事和实验,带我们领略电的魅力。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相信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孩子们对电学能产生更多的兴趣,以后学习起来也更轻松些!
在纪录片中,门捷列夫带着孩子走进元素周期表这个“大乐园”里,探访一个个“天赋异禀”的元素。
例如碳不仅是撸串必备材料,更是整个生命体系的核心,它是构成人体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我们也被称为碳基生物。
闪闪发光的钻石原料也是碳,它是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能够轻轻松松划开玻璃。
还有很昂贵的金,古代电视剧里经常会有“吞金自杀”,其实它在常态下完全无毒,洒在烤肉上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门捷列夫很忙》中,还讲述了很多中国人和化学的有趣故事,比如元素周期表的中文名字,是来源于明朝皇族。
当时朱元璋规定皇室子弟要按照“金木水火土”取名,字中一定要有相应的偏旁部首。
后来因为子孙太多,汉字不够用就开始自己造字。随即出现了朱慎镭、朱徽钚、朱成钯等名字。
而近代启蒙家徐寿在翻译化学元素名称时,受此启发,决定把每个元素英文发音的第一个音节作为元素的读音,比如Natrium,就读做“Na”,这才有了现在中文的元素周期表。
这部纪录片不仅有有趣的动画场景,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们的辅导讲解。
这部纪录片,展现了金属置换、沉淀反应、结晶过程,颜色变化,元素燃烧等多种化学反应。
推荐它的一大理由就是画面真的太美了!!如果我小时候看过这部纪录片,相信对学化学的兴趣一定会升好几个level!
《美丽化学》的主办人,是清华大学物理化学硕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材料科学博士——梁琰。他一时致力于“科学可视化艺术”。
简单点理解,就是指用计算机图形学来创建视觉图像,帮助人们理解科学技术的概念。
这是一部“不太正经”的BBC科普纪录片,画风魔性,通俗有趣,在笑声中引领我们探寻科学的奇妙。
看完《你最想知道的科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制片人肯定是个超级八卦爱好者,因为其中的很多故事真的太无厘头了。
当然,它不是单纯的八卦,而是在用诙谐的方式来科普科学知识,别说,这样的科普方式还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人为什么会放屁? 感冒是咋回事儿? 宇宙从何而来?除了我们,还有没有地外生命? 天气预报这么不准为什么还要存在? 刮风下雨冰雹雪花,这都是怎么出现的? 春夏秋冬为啥一直按顺序交替?
央视出品的这部纪录片,从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切入,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趣味十足又收获满满。
草船线万支箭吗? 杨柳叶这么小,百步穿杨谁能做到? 七岁的司马光如何砸破一口大缸? 匡衡凿出多大的洞,才能”偷“到足够的光来看书?
推荐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一直在教我们”质疑“历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
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纪录片会通过科学验证、理论分析、实证探究等方法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求证。
推荐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其中包含了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很适合锻炼孩子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比如第二集《百步穿杨》中,就融合了历史、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知识。节目找来了历史学家确定”百步“的距离,找来了兵器专家还原弓箭,还有动力学家计算可行性等。
孩子们可以一边学习历史知识,一边培养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深刻地思考,辩证全面地看问题,更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
这部纪录片,从生活中常见例子出发,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科学思维的魅力,进而培养“程序性思维”。
节目一开始,就给出了程序性思维所需要的“五要素”:分解、组合、概括、抽象和模拟。
节目中会把这一些要素的的讲解,穿插在各种生活现象和实验当中,让孩子知道“程序性思维”是如何帮助人们优化方案,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
还有邮递员送信的时候,假如没有程序性思维,无序地派送,那将浪费大量的时间。
这个时候,就需要“重组”这项程序性设计思维,重新规划送信路线,使邮递员的工作变得更便捷、快速。
这部纪录片家长也值得一看,可以学学其中的引导方式,在生活中多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锻炼孩子的程序化思维,以及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你好,AI》讲述的是AI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作用。通过15个主人公的故事,描述了AI对人类生活的帮助与改变。
但是火星神秘且危险,探索之路困难重重。为了确认和保证安全,让机器人代替人类是最为安全可行的方法。
可是火星上地势坑洼,又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机器人如何能顺利探索呢?这就要求机器人拥有自主深度学习能力,能自主分析判断合适前行的路线,并在出现故障时具备自动纠错能力。
我们用AI设备,修复承载着无数历史与寄托的万里长城,为敦煌被风沙日渐侵蚀的壁画打造出完整的“数字档案”。
人工智能虽然已有近70年历史,但是大规模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真正开始为人类社会带来很多价值,才起步,所以看完纪录片之后,记得对AI的出现说声:“你好啊”。
让这10部纪录片点燃孩子对知识、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孩子科学的思维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