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AI+X”微专业发布!_智慧地灾_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华体会手机版
2024-06-14 智慧地灾

  为应对AI时代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挑战,全方面提升学生的AI素养,华东师范大学面向全体本科生推出“AI+X”系列微专业,让各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AI工具,在专业领域中运用AI技术提出创新性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这将极大地推动学术创新,为所有的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全面助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AI+X”微专业课程设有AI基础课与“AI+X”融合课两个模块,未来将覆盖所有专业。首批推出“AI+数学”“AI+地理”“AI+美术”“AI+传播”四个专业领域。“AI+X”微专业的设立,标志着A与专业课程的深层次地融合,并为专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每个专业领域需选修2-3门AI基础课(共5门)和“AI+X”融合课的2-3门课程,共10-14学分,修读周期为一年。

  “零基础”学习者的入门级人工智能课程。含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的数据基础、人工智能的算法基础、人工智能的算力基础、AI与社会等五大主题,系统全面地学习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

  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深度学习的核心概念;重点介绍大模型的原理、架构设计、训练策略和优化技术;学习怎么样使用大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场景,为学生提供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在AI领域进一步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以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主线,涵盖AI算法及技术、端云协同的智能系统构建与分析、以微型智能物联网为载体的项目实践(含国产OpenHarmony物联网系统)三方面内容。

  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引发的深刻变革与潜在风险,深入阐释AI领域的伦理原则,探讨有效的治理策略与途径。

  提供AI领域的数学基础和实践应用知识。内容涵盖监督学习、统计学习方法、数学理论、部分非监督学习相关数学理论及应用。

  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相关数学模型和数值算法、深度学习方法、应用领域及编程实现。

  探索地理空间人工智能(GeoAI)与数字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掌握如何利用GeoAI技术来增强和革新人文学科的研究。

  系统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空间数据的组织与分析方法,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矢量和栅格数据的基本分析方法,多准则分析、资源-配置模型和DEM分析等高级技术,掌握空间分析的前沿进展,包括景观分析方法和未来土地利用模拟等。

  涵盖计算机图形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介绍人工智能艺术的最新发展、前沿趋势和生成原理,培养艺术创作能力。

  以文化理论为核心,叙事结构为框架,人工智能技术为媒介,通过项目式教育学生的方式,全面培育学生的艺术活动策划与展示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大语言模型获取丰富的语言资源,借鉴其文本生成能力提升写作水平,观察和学习模型生成的文本,创作独特且富有深度的作品。

  结合技术、工程和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跨学科优势,探索AI与传媒业深层次地融合的实验教学。

  围绕大语言模型辅助内容生产的技术逻辑与基础原理展开,培养高效生成文字、图片与视频的能力,最终运用大语言模型辅助生成融合性创意文案。

  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华东师范大学积极推动A与专业教育的深层次地融合,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工作方案》,将AI素养深度融入本科教育培养体系,推动本科专业的AI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并构建独具特色的“专业+AI”融合培养体系。

  通过构建进阶式数智教育课程群,积极鼓励课程向AI化转型,推进数智教材的建设和AI助教的应用示范等一系列举措,全方面促进A与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地融合,为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面向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将继续深入探究AI时代的人才教育培训需求,重新构建并优化学生成长路径及质量评价机制,以及知识体系、技能集合、综合素养和伦理规范,更好地服务于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质人才,为智能时代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NTACT US
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